首页 / 脑神经科学原理 / 从脑神经科学看太极拳,居然是全脑运动!

从脑神经科学看太极拳,居然是全脑运动!

太极拳,全感官训练

有多少人将他们的生活和内心的心态描述为宁静?在脑损伤之后,当它可能只有一个简单的动作时,宁静会感到无法实现。

太极拳起源于中国,并继续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一项对患有创伤性脑损伤的成年人的研究发现,太极拳比计算机化认知训练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认知和执行功能,在六个月的随访中,改善仍然显著。

I-Wen Penn及其同事在2019年BMC老年医学文章中的一项研究使用低肢肌肉力量的测量与功能平衡测试、Berg平衡量表、定时(TUG)测试和功能伸展测试来研究太极拳对平衡的影响。研究人员发现,个性化的太极训练增加了下肢的肌肉力量,并改善了所有测试功能参数的平衡。

太极可以减少骨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甚至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和降低血压。本文的重点是它对头晕和眩晕的有用性,特别是脑损伤患者。

太极拳练习时,大脑投入大量资源来确切了解它在空间中的位置。它通过整合多个不同的系统来做到这一点,包括视觉系统、前庭系统和感觉系统。让我们采取弯腰系鞋带的简单动作。当有人向前弯腰时,他们的眼睛会给他们关于他们移动方向的视觉输入。头部的运动,告诉他们正在向前弯曲,激活了他们的前庭系统。他们的颈部肌肉还告诉他们,他们的头部现在处于向前位置,他们的膝盖和脚踝告诉大脑身体处于什么位置。当有人站起来时,情况正好相反。当这些系统的输入与其他系统所说的相矛盾时,可能会导致头晕和/或眩晕。

太极拳提供了一种安全温和的方式,通过缓慢、精确、可控的运动,帮助校准视觉输入、前庭输入和感官输入的集成。在大脑中,有头部、颈部、身体和视觉世界的计算网格的地图,可以进行准确的眼球运动和适当的视觉功能。虽然太极的动作可能看起来很简单,但由此产生的大脑活动相当复杂,涉及使用所有地图,并整合视觉、前庭和感官系统。例如,太极拳涉及头眼跟随和身体头部运动。当一只手移动时,头部会转身跟随它,以完全相同的速度移动,而眼睛则专注于手。这锻炼了凝视稳定性以及四肢、躯干和颈部的姿势控制。这种运动为神经系统提供了治疗性康复,包括前庭系统、小脑和顶叶

太极拳还需要许多涉及专注、注意力、运动规划、运动测序和记忆的认知元素,所有这些都是受伤大脑康复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它在一个安全、无威胁、放松的环境中做到这一点。这种认知方面是额叶和颞叶的功能,使太极拳的练习成为全脑活动。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